思政教育

学工队伍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学工队伍

【我是辅导员】刘岩:用脚步丈量张垣大地,让青春筑梦希望的田野

发布时间:2023-11-29 16:01:57        访问次数:9162

【我是辅导员】刘岩:用脚步丈量张垣大地,让青春筑梦希望的田野 

转载自 CETV 我是辅导员 刘岩老师采访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沙岭子镇的二里半村,有一所高校,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所在农村办学的高校之一。这里位置偏僻,距离市郊20公里,办学条件相对艰苦,跟大都市高楼林立的校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就是在这里,有一位十年如一日一直深耕于高校学工一线,矢志要为国家农业建设发展培养时代新农人的“园丁”,他就是刘岩,河北北方学院的一名辅导员老师。

640.png

思想引领,让学生留下学农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刘岩清楚地知道农业是立国之本,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农学专业的学生好像却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对学农有一个较深的误解。曾经就有一个学生向他哭诉到:“老师,我假期回去跟同学聚会,同学们都在谈论各自的专业,人家学什么艺术、经管、信息化,问到我的时候,我说我学农学,大家都笑成一团,说怎么种地去了,我其实挺自卑的”...... 面对学生的苦恼,刘岩也曾一度陷入沉思。

面对误解和问题,刘岩没有被这些现实困难所压倒,为了能让学生安心学农,他决定从思想上要给学生们一个定位。从新生刚入学开始,他就利用多重交流途径,多种资源渠道让学生们知道现代农业的多元化,不厌其烦地介绍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前景和大学四年的成长路径。为了帮助大一新生们更好地了解农学专业,他特意设计了一个“卓越农林人才引育计划”,做到从一堂趣味的“互动”课引入,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先融入进来,再从适应期、选择期、评估期和冲刺期四个时期来指导不同时期大学生的生活。可喜的是,通过这个“卓越农林引育计划”的互动课,不少学生都对这个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并选择了留下来。

640.jpg

如今,依托着学校优越的实训条件、科研设施和强大的教资团队,他的学生开始在各类全国农业大赛上频频获奖,研发的种子和产品畅销国内外,真正让学生们认识到了现代化的农业也可以高大上。当刘岩再遇到学生提问:“老师,怎么学农还要穿上白大褂呢?我们又不是医生”时,这时他就自信地面向学生们大声说道:“同学们因为你们是科学家呀,你们从事的是一个为人类服务、为子孙后代做贡献的行业。孩子们,渐渐地去感受农业的乐趣吧!”。

微信图片_20231129164326.jpg

刘岩一共带过三届毕业班,其中有一个数据让他欣慰不已。在这三届毕业班,他有106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不少学生更是考入了985和211名校,而且这106名学生没有一个跨专业考研,考的全是农业院校,都是选择了扎根农业。正如刘岩的育人理念一样:留下来是第一步,让学生喜欢,未来还能从事这个职业,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思政育人,让学生爱上农科

如何能让学生留下来,让学生从内心里扎根农学、爱上农学,身为辅导员的刘岩想到了从思政教育入手。为了让学生爱上农学专业,刘岩精心创建了一门“法则人生课”,将课堂、实践、生活完美结合。简单来说,法则人生就是在思修课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结合函数中的对应法则映射出不同的人生,结合农学学生的专业特色,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他用他创建的“法则人生”帮助了更多学生树立了远大理想抱负,树立了为国家农业发展而奋斗的人生观和职业理想。

为了更好完成课程内容和思想引领,他创新性地总结出“八个一工程+六化理念”,推进思政教育全方位引领、全程化育人。他还特意邀请了很多业内企业家、科学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模来校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们近距离与这些业内大咖接触,让学生觉得农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以后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微信图片_20231129164350.jpg

因为农学专业的特殊性,实践要占到学习任务的一半以上,如何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的知识,刘岩希望可以通过新鲜有趣的方式,给学生们带来更多好的启发。比如,刘岩会经常同专业课老师、思政课老师和其他辅导员老师们一起头脑风暴,思考如何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每年的“种子画”大赛就是其中一个创意。这些“种子画”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冬奥会为主题,彰显了学生学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刘岩说,“种子画大赛是课程思政的结晶,学生们精挑细选每一粒种子都是对课本知识的一种实践和探索。”

学农人的责任是什么?”,刘岩一直在思考。他记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过一句话:“人生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现在有一些种子是国外掌握的技术,很多种子都是国外引进的品种,没有插上中国心。他说,他想让种子插上中国心,这个心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心”,是一个学农人的心,也可以是芯片的“芯”,因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无论是哪个心,都不要被别人卡住脖子,我们要有自主研发能力,要做到拥有国家粮食安全绝对的主导权。

坚定信仰,让学生扎根农业

学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有足够的热爱和信仰。”刘岩坦言。在刘岩心中,时代新农人是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真正要到农村去,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实践的人。从2015年开始,刘岩带领学生组建了4支精准扶贫小分队,连续六年深入村镇开展科技支农、支教、走访慰问、文艺下乡和社会调查等活动,用实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因为他知道学生在学校里学好理论知识,做好科研实践是基础,真正接触社会,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才是学科人才的终极目标和使命。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他和他的学生们不仅真正帮助到了农民,使农户们享受到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帮助他们去脱贫致富,更使得学生们对自己的专业更加认可,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和学生学农爱农助农的信心。

微信图片_20231129164418.jpg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刘岩组建的这支精准扶小分队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全国学联通报表扬,荣获全国优秀实践小分队荣誉称号,并受到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2018年、2019年刘岩一共带领过7支小分队,2020年带领4支小分队受到教育部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联合表彰,获得全国最具影响力小分队及优秀实践小队荣誉称号。其个人也被授予“2016-2020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特别贡献奖’”,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等荣誉。获得的众多荣誉没有让刘岩迷失,反而让他更清醒,他说,“在这期间,学生们体验到了村情民情,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助农政策的变化,今后将继续努力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大潮中,一步一步地让学生们更有学农人的农魂,更有时代新农人的精神。”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5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涉农高校办学方向提出要求,对广大师生予以勉励和期望。总书记的回信给了刘岩和所有涉农高校师生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刘岩希望他的学生们能与党和国家的这些助农政策同向同行,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真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农学专业大学生是中国农业建设发展未来的希望,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成为推动和引领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刘岩表示,他将继续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根扎在田间地头,在农村这个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大有作为。他也坚信,他的努力也会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一同加入到农业发展的大军当中,成为更为优秀、勇毅前行的时代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