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学工队伍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学工队伍

优秀辅导员风采展示(四)--刘岩

发布时间:2022-05-31 15:33:28        访问次数:16955


人物档案

刘岩,男,中共党员,副教授,1987年8月出生,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专职辅导员。2013年以来,他扎根河北北方学院南校区(位于张家口市沙岭子镇二里半村),担任过 31 个班的辅导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卓越农林学子,为精准扶贫及脱贫攻坚战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2021年12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刘岩从全国21.1万名高校辅导员中脱颖而出,被授予“最美高校辅导员”称号。2022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刘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个人事迹

“老师,您是我们的榜样!我现在奋斗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老师,我现在用所学知识为新疆‘三农’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刘岩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消息刚发布,他就收到了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2013级学生贾星阳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农业战线工作的2017级学生刘文斌发来的信息。随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全国各地向刘岩发来信息,他们在字里行间表达着对刘岩的祝福,流露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流淌着对祖国“三农”事业的热爱,这让刘岩热泪盈眶。

近十年来,刘岩老师个人及指导学生获得省级荣誉50余项,市级荣誉60余项,所带班级学生考取985、211知名院校及其他院校研究生150余名,是全校考研率最高的班级及专业。与此同时刘岩老师主持省级、市厅级课题10余项,发表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期刊论文10余篇,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奖,河北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评选一等奖。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成果得到张家口有关部门的批示和肯定,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及社会影响。

夯实三农学子的理想信念 点点滴滴培养三农情怀

“学农是不是没有前途?”“上课是不是教种地?”“以后工作了是不是要留在田间地头?”……每届刚刚报考的农林学子,总会面对这样的困惑和疑虑。

从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刘岩就主动建立新生 QQ 班级群与学生接触,独创性地建立“新生X档案”,预判学生对学校及专业的认可度,提前向学生介绍学校及专业情况。“每一位新生就像是方程式中的未知数X,了解他们的过程就像解方程,不同的方程有不同的解法,X档案还增强了我和孩子们彼此之间的期待,我希望与学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增进互相了解,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校园生活。”刘岩笑着说。

“你是贾星阳吧?恭喜你成为一名光荣的农林学子。”2013级学生贾星阳依然记得,大一报到时,身材高大、满脸微笑的辅导员刘岩第一次见他,竟能叫出他的名字,让他感到格外亲切。“就是这样一位良师益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在二里半村内的四年时光,我非常怀念那段日子,在我的公考之路上,是刘岩老师一直鼓励着我,让我披荆斩棘,坚定的走下去。我成功考取了选调生,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奋斗在脱贫一线的90后青年,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农业、农村、农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又投身到乡村振兴的舞台,用心谱写三农学子的青春之歌。”贾星阳说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可以在城市里发展的都市农业,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植物工厂,借助大数据技术、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来支持的智慧农业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学不是大家口中的‘夕阳产业’,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朝阳产业。”“广阔的乡村振兴舞台,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带头人、农村经营管理者、农业科技推广者等不同类型人才的共舞。”……新生入学后,刘岩精准定制“思政第一课”,创造性地开展“法则人生”, 结合农业发展,通过纵横对比,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丰富多元的发展前景。

       “新生们都爱上刘岩老师的思政课,场场爆满。他讲课不仅风趣幽默,而且给我们的心灵带来震撼与共鸣。”藏族学生延荣说,通过聆听刘岩的讲授,激发了她学农的兴趣。

       刘岩经常定期召集学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关于农业发展的新政策,组织开展党课、团课、主题班会、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面对面谈心。他还把网络直播和大学生新媒体生活相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激励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勇担强农兴农使命。

       由于农业专业办学要求,农林科技学院所在的河北北方学院南校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农村办学的高校之一,办学条件艰苦。“刘岩刚参加工作就自愿要求到农林科技学院工作,把培养农林学子成长成才当成事业,以宿舍为家,与学生常伴。他身上的干劲和闯劲,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学农,并引以为荣。” 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毕艳玲表示。


培养三农学子的价值追求 在学生心中扎下学农爱农的根

在农林科技学院实验室的墙面上,张贴着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仔细观察后发现,画上的图案由莜麦、胡麻、棉花、谷子等不同类型的种子一粒粒粘合而成。

“制作一幅种子画,至少需要十几种类型不同的种子,三四个学生合作完成也得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刘岩介绍说,精心挑选的每一粒种子,都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实践和探索,创作中小心翼翼地把一粒粒种子粘在画板上,更是为了锻炼孩子们学农的耐心、细心,每一副画作都是农学与艺术的结合,让孩子们感受到学农并不是那么的枯燥乏味,从选种到构图每一副画作的主题彰显了三农学子勇担兴农报国的青春使命。

      劳而有获、秋拾馨香,学农离不开实践与付出。“很多学生在城市中长大,对农活儿没有接触。”2020级学生赵飞昊说,同学们一进试验田,才发现搞科研没有那么简单。

      有学生需要的地方,就有辅导员的身影。哲学专业出身的刘岩改行做起了半个农学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实践,他带着学生下地播种、除草、施肥、浇灌……认真细致地对待种植的每个步骤。


       “老师还会带领我们将收获的蔬菜瓜果送到食堂,免费供学生们品尝,吃着自己种出的果实,身为一名农科学子,成就感油然而生,感觉挺自豪哒!”赵飞昊说。在刘岩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亲自体验农业的耕作与艰辛,切身感受收获的喜悦,能够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更能体会农业劳动的价值。

       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社会实践助力脱贫攻坚。从2015年起,每年刘岩带领百余名学生组建精准扶贫小分队,连续六年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张家口市宣化县、赤城县、阳原县、康保县等县区的乡村,开展科技支农、支教、走访慰问、文艺下乡和社会调查等活动,用实干助力脱贫攻坚。

       刘岩介绍,根据不同专业,小分队挨家挨户分别进入田间地头,同学利用平时在学校所积累的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帮助村民发现作物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小分队推广的具有冀西北特色的谷子、马铃薯新品种以及河北北方学院自主知识产权北方系列品种,高产优质,有效带动群众增产增收。

       “活动经常在烈日下展开,一天下来,整个人都晒成了黑煤球。”贾星阳说,而刘岩老师要一边组织实践活动,还要一边跑前跑后照顾学生,上衣经常被汗水浸透了。2018年刘岩高烧39度仍然带领学生们到坝上地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他开玩笑和大家说:“没事,出点汗一会儿就好了!”

       “通过实践活动,我被脱贫攻坚给农村带来的变化深深触动,也增强了学好专业知识的责任感、使命感。毕业后,我考取了张家口市蔚县农业农村局,父母经常和我说一个女孩学什么不好,偏偏学种地,风吹日晒的多辛苦。我笑着和他们说,身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我的职责就是把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带给老乡们,老乡们丰收了,我的个人价值就体现啦!”2014级园艺专业学生王正威说。

       刘岩所组建的小分队由于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的表现突出,在“全国农科学子脱贫攻坚”暑期专项社会实践中,多次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通报表扬;并连续荣获“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最具影响力小分队”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荣获“2016—2020年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特别贡献奖’”“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先进工作者”“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优秀指导教师”,被授予“第六届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者”“河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教师”“自主团日活动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培养农科学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强农兴农中成就个人梦想

打开“冰雪之都堡子里微商城”,可看到坝上口蘑、莜面、金莲花等在售的特色农产品。这个微商城,由刘岩指导的学生团队建成。

“我们最初只是有开办微商城的想法,一度想要放弃。”2018级学生徐浩策说,微商城项目实施起来,才发现困难重重。“只要用心,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最好。”刘岩鼓励的话语,让徐浩策吃了“定心丸”。

“刘老师围绕微商城落地,从资金、技术、货源等方面和我们一起找方法、路径,提供指导和支持,经常研究讨论到深夜。”徐浩策说,微商城成功上线,并获得第二届全国农科学子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围绕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我们立足专业优势,还创立了景浩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进行观赏植物的种植培养和网络销售。”徐浩策说,刘老师还提议公司每天拿出纯利润的40%进行公益活动,为学生提供“爱心奖励”早餐,鼓励早起奋斗的农林学子。

       作为指导老师,刘岩带领学生参加过各类型学术知识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他指导学生创立的特产新干线微商城、归蓁阳台菜园有限公司、鱼腥草种植开发有限公司等项目,在全国农业院校专业学科竞赛,全国及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21项。“希望学生通过创新创业过程,培养高尚的品格和坚强的毅力,发现自己专业素质的不足,不断提升科技强农、兴农本领。”刘岩说道。

       “饺子出锅啦!赶紧坐下来。”热气弥漫整间办公室,瞬间有了家的味道。有时间,刘岩就会组织“饺子会”,邀请学生一边吃饺子,一边畅聊职业规划。

       “老师,我想考研究生,研究种子技术,助力打造中国种子的‘芯片’。”“我要回老家开个家庭农场。”“毕业了,我准备到边远地区看看,服务边疆‘三农’。”……伴随着饺子的美味和阵阵欢笑声,刘岩和学生们像家人一样,其乐融融。

       “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克达拉市农业农村局面向高校引进招聘人才时,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作为农林学子,就是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说这话时,2014级农学专业王静鹏语气坚定。

       自2013年担任辅导员以来,刘岩陪伴着一批批学生从校园走向祖国各地“三农”建设的广阔舞台。他所带的1023 名毕业生几乎都从事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工作,这些农林学子活跃在祖国各地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把干事创业的汗水洒在“三农”事业舞台上。

       “辅导员的讲台是要走进学生们的生活中,融入孩子们的心灵里,不再是一节课45分钟,而是24个小时,是1460个日日夜夜,是一辈子的师生情。作为一名涉农高校的辅导员,我的职责就是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领,把夯实三农学子的理想信念作为学生工作的根基,牢固树立学生们对党科学理论的信仰。让学生们走在时代的前沿,让“三农”成为农科学子的情怀使命和价值追求。”刘岩自豪地说。